免费咨询电话: 028-86110400

音乐名人高晓松曾说:有人问我会让孩子学琴吗?我说不一定学琴,但一定要多学多干些没用的事。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为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如果一个孩子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为了买房,生而为人岂不浪费?作为父亲,高晓松说最实用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高晓松的育儿经,就是“让孩子多学些没用的事”。

六成家长认为孩子该学的就是书本知识

  据一项由河北省辛集市、湖南省常德市、江苏省吴江市、常熟市830位中小学生家长参与的调查显示,六成的家长认为:孩子该学知识就是数学、语文、外语这类书本上的内容。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孩子就该学对升学和考试有用的内容;上大学后孩子就该学对就业有用的内容。其理由是孩子的精力有限、自制力、控制力有限,该学的还学不完呢,何来时间学习那些一时还用不上的。   其余近四成家长则赞成孩子可以学一些“没用的”。在他们看来,凡是对孩子身心健康有益的、能够丰富孩子自身的、孩子感兴趣的、能够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内容,虽然与书本知识的学习无关,与升学无关,但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用的都应该学。   然而,同样是这些家长,当让他们对赞成子女学点“没用的”的方式进行选择时,选择“灵活机动——看孩子学习以外有没有时间”的家长占了58.07%;选择“精神支持——说说而已”的家长占38.94%。只有16位家长选择了“大力支持”。   作为父母,究竟该不该让孩子学点“没用的”。其实,社会早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十名现象”值得反思

  曾被人们广泛流传的事例是,一度担任过美国能源部部长的朱棣文,在上学时常常是旁骛较多,成绩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而哥哥朱筑文则一直保持班级第一。然而工作之后,朱棣文当上教授时哥哥是副教授,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时哥哥才当上正教授。   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教师周武早已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第十名现象”: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之后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会出人意料地异军突起、表现出色。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看来,对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必然会抑制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保持名列前茅要用掉孩子太多的精力。   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非常赞同刘道玉的观点。他说,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孩子成长究竟需要什么

  如何看待孩子究竟该学什么?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才是无用的?这取决于每一个家长培养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它决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程度以及教养方式。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兴趣很重要,那么即便条件不好,也会尽力为孩子创造有利条件。   在今天,对经济的考量,俨然成了众多父母对子女在读书、升学、留学等方面的基本依据,这让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未来,几乎都押在了对所谓好成绩、好专业的追求上了,自然无暇兼顾对那些没用的东西的认识和探索。   如果说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那么,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孩子成长究竟需要什么。对于孩子而言,一切有益其健康成长的东西就都是“有用”的。孩子的本性是玩耍、梦想、好奇和探索,那么,所有跟玩耍、梦想、好奇和探索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   然而,现在的许多家长连一点发呆的时间和空间都不给自己正在读小学、上中学的孩子,每天用作业和各种班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孩子只能起床学习,上床睡觉,累得连做梦的能力都丧失了。没有自由哪来思想,没有探索哪来成就感。如此长大的孩子在遭遇不成功的人生时,自然很难做到随遇而安。

当初的“无用”,也会成为未来的“有用”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在写给《当代教育家》杂志2013年第一期的卷首中,引述了三个至今还能让他非常感慨的事例:   20世纪70年代,韩国一个小女孩,某日忽发奇想,跟爸爸说:我想学中国话。爸爸问为什么?女孩回答:感觉好玩!爸爸很开明:好玩就学呗。于是,这个女孩就四处找人学中国话。左邻右舍议论纷纷:中国这么穷,跟韩国连外交关系都没有,学中文有什么用?这样的父母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   如今,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的小女孩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做了全职太太,在家照顾着三个孩子。金融危机爆发,有一天丈夫突然失去工作。做太太的愁得一夜未眠,忽然想起自己的一技之长:会说中文!立刻发出求职申请,很快收到了五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不久,她就携全家到上海一家韩国公司任职了。   其实何止这个韩国的女孩,连续15年成为美国首富的比尔·盖茨在上学时也曾让父母伤透了脑筋;还有达尔文,也曾是个小时候不务正业的孩子,看蚂蚁窝,捉蝴蝶,研究臭虫,就是不愿学习。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可是,达尔文就是从这些“打鸟、养狗、捉老鼠”的“无用”事情中,成就了一番伟业,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进化的认识。   由此不难联想到现在我们身边的教育,已经彻底远离了“无用”。孩子的每一节课,每一份作业,老师和家长的每一句教诲,几乎都指向了一个目标:让孩子学习“有用”的东西!什么是有用的东西?将来能帮助考上更高一级学校的东西,能够帮助谋取高薪职业的东西……结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全部的生命时光就被各种各样的作业、训练所淹没和充塞,他们的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在为了“有用”而努力着,忙碌着。中国可怜的孩子,大概是世界青少年群体中最“忙”的一族了。 因而,李振村指出,一个从小没有享受过自由、闲暇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指望他们产生什么思想、智慧、个性?孩子从小被控制得越严,长大后兴趣爱好就会越少,自主性就会越差。这样成长起来的人,很难拥有幸福的人生。
水果是宝宝天然的零食,对宝宝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有五种水果对宝宝的健康危害极大,妈妈们在平时需要特别注意!

一、菠萝

  菠萝又叫"凤梨",营养丰富,含有大量果糖和葡萄糖,几乎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维生素和大部分的矿物盐,味道鲜美,香甜多汁。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开胃消食,祛湿利尿之功效,是医、食俱佳的时令水果,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菠萝好处虽多,但菠萝里有三种不好的成分,可能给宝宝带来麻烦。 1. 菠萝中含有多种"生物甙",对人的皮肤、口腔黏膜有一定刺激性。所以吃了未经处理的生菠萝后口腔觉得发痒。 2. 菠萝中的"5-羟色胺"是一种含氨的神经递质,具有强烈地使血管收缩和平滑肌收缩、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其结果表现为头痛。每100克果汁中含2.5毫克~3.5毫克。 3. 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水解酶。提炼出来以后有很强的分解纤维蛋白和血凝块的作用,是一种医疗用药。菠萝中的少量菠萝蛋白酶吃到胃里后就被胃液分解破坏。但是有少数人对这种酶有过敏反应,多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吃后15~60分钟左右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二、荔枝

荔枝果肉除含丰富的果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柠檬酸、果胶和磷、铁等。荔枝对补血健肺有特殊的功效,对血液循环有特殊的促进作用。所以荔枝可当做食疗品以滋补身体。 过量进食荔枝可以引发"荔枝病"。主要表现为"低血糖",因为果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仅小量由肾小管和小肠代谢。果糖在肝脏中经过三种酶催化,大约50%转化为葡萄糖吸收,其余的则生成糖原、丙酮酸、三酸甘油脂和脂肪等。但是短时间暴食荔枝后,肝脏不能迅速大量的产生以上的三种酶将大量果糖转化为葡萄糖吸收,因此血液中果糖浓度明显升高,并从尿中排出体外。经过一夜,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下降,因此出现低血糖症状:多发生在清晨,患儿大量出虚汗、口渴、恶心、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四肢冰凉、乏力;严重的出现昏迷,抽搐,脉搏细速,瞳孔缩小,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能发生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三、杏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杏的钙、磷、铁、蛋白质含量在水果中都是较高的,并含有较多的抗癌物质。每百克中含胡萝卜素1.79毫克,为苹果的22倍;含维生素C7毫克,仅次于枣和柑橘。 中医认为,杏属于热性食物,有小毒,吃多了会伤及筋骨,引起旧病复发。一次食杏过多,还能引起邪火上炎,流鼻血、生眼疾、烂口舌,还可能引起生疮长疖、拉肚子。现代营养学则强调,鲜杏里较强的酸性会使胃里的酸液激增,引起胃病。此外杏的酸味使人"牙倒",对牙齿不利,强酸味对钙质有破坏作用,对宝宝骨骼发育有可能造成影响。 四、芒果 芒果集热带水果精华于一身,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营养价值颇高,富含蛋白质、糖分、维生素c、胡萝卜素含量特别高,有益于宝宝视力发育。 芒果中还含有一种加芒果甙的物质,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脑神经元的作用,能延缓细胞衰老、提高脑功能。中医认为芒果有益胃、止呕、止晕的功效。 由于芒果中含有的果酸、氨基酸、各种蛋白质等刺激性物质比较多,还含有单羟基苯和醛酸等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很大的刺激作用,芒果过敏一般发生在接触到芒果而未及时清洗的部位,出现颜面部皮疹、口唇红肿、口周发痒,伴有嘴唇、舌、咽部灼热感、发麻等过敏现象,甚至四肢出现皮疹,其痒难忍,相当痛苦。而宝宝的皮肤都很薄、很嫩,特别容易受到刺激,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出现水泡和糜烂。有哮喘、过敏史的儿童,吃了芒果极易诱发旧病。

五、桑椹

桑葚的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铁、锌、铜以及柠檬酸、苹果酸、鞣酸、果胶和珍贵的"花青素"等营养物质。花青素是强抗氧化剂,能够加速视网膜上"视紫质"再生的能力,从而改善视觉的敏锐度和夜盲症。中医认为桑葚具有生津止渴、养心益智、补血滋阴、润肠燥的功效。所以桑葚是既可入食也可入药的水果中佳品。 桑椹含有大量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肠道内的多种消化酶,致使肠道的消化酶不能破坏C型产气荚膜杆菌B毒素而引起出血性肠炎。大量进食桑椹后出现面色青灰、口唇干燥、皮疹、喉咽肿胀,胸闷烦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呈果酱样,四肢发凉,严重时因出血性肠炎导致血压下降、脱水、休克危及生命。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自己说的话就是耳旁风,今天分享一篇有效沟通的培训课程,大家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启发。
1.错误:你怎么这么不靠谱,每次打开水龙头都忘了关。你想让全家被淹吗?
正确:宝贝,水池都快满了。
错误:立马挂掉电话
正确:玛丽,我现在需要打个电话。
亚楠:责备永远改善不了情况,命令也起不了任何作用,最好只是简单描述出现的状况。
2.错误:你从来没觉得应该帮我收拾一下餐桌吗?
正确:如果你收拾下餐桌那真是帮我一大忙啊。
亚楠:不要质问甚至威胁孩子,简单地告诉孩子应该干什么,即使没有效果也不会起到反作用。
3.错误:在养狗之前,你就许诺说要自己喂狗。这个星期我已经第三次提醒你喂狗了。我和你妈妈代替你轮流喂狗,够了,你不能总是让我们完成你的工作。
正确:罗伯特,喂狗了。
亚楠:跟孩子交流,比较忌讳啰啰嗦嗦说一大段重复意思的话,最好言简意赅,缩减到一个词最好,这样孩子才不至于厌烦。
4.错误:你能停下来吗?你真是太烦人了。
正确:我不喜欢你这样抓着我的胳膊。
错误:你真不礼貌,你总是打断别人的谈话。
正确:当我开始要说什么的时候,你打断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亚楠:不要给孩子下定论,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谈谈你自己的感受最有效。
5.给孩子留便条是个好方法,对于开始阅读的孩子更是。 比如当爸爸妈妈睡觉的时候,门口贴上:嘘,爸爸妈妈睡觉了,亲爱的宝贝。
早上醒来,换张便条:早上好,进来看我们吧,爱你的爸爸妈妈。 美国儿科协会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通告广大父母,避免让2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因为过早让孩子看电视可能会有碍幼儿的发展。 婴幼儿看电视和成人看电视不同。我们成人看电视,能够理解前后的画面以及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一个个画面组成了一个有逻辑的故事。
2岁以下的孩子则完全不同。婴儿刚生下来没有像成人一样的思维,只有一些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比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等。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0-2岁的思维发展称 为“感觉运动时期”。在这两年里,婴幼儿主要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和手的动作来学习和认识这个世界。这个阶段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也就是说婴幼儿主要在感知行动中进行具体而直接的思维。所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看电视,就是一个个快速闪过的画面,他们不能把这些画面组织成一个连续而有意义的故事。 对于婴幼儿而言,他们认为广告是另一个故事,又一个故事。当电视剧又开始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这又是一个新的故事,因为他们的记忆、理解力,都不足以让他们记住并判断前后画面的关系。所以,让他们过早过多地看电视,对他们来说,接受的只是杂乱无章的信息。
很多研究认为,过多过早地看电视,也许就是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原因。比如,华盛顿大学的克里斯塔基斯博士的一个研究发现,3岁以前,每天平均每多看一小时的电视,7岁时注意力障碍的问题的发生率就会增加10%。虽然严格地说,这个研究仅仅指出了相关关系,不能直接得出“看电视导致了注意力障碍”的结论,但已经有相当多类似的研究结果都指出了这个相关关系,那么,家长还是应该对3岁前看电视的现象保持警惕。
婴幼儿节目是否让孩子更聪明?
在超市,想象一下孩子捣乱的场景您会怎么反应?
错误:等你爸爸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
正确:要是你能帮我挑三个大大的柠檬就好了。
让孩子参与劳动,从帮倒忙变成帮正忙。
错误:你真是个没教养的孩子,今晚不许看电视。
正确:我很不喜欢你这样,在超市跑来跑去很影响别的顾客。
不要给孩子定性评价,只是坚定地表达你的不满。
错误:如果你再跑一次,我就揍你。
正确:不要跑了。有两个选择,慢慢走还是坐在推车里,你自己选择。
给孩子选择让孩子感觉能自主,巧妙地将注意力转移。
错误:你就该打。
正确:我看到你的选择是坐在推车里。
说一不二,孩子继续任性的话就阻强行阻止他,或者直接带他离开。下次让他看到自己任性需要承担的后果。
下次去超市之前: 妈妈,去哪儿?
去超市。
我也要去。
今天不能。
为什么?
你告诉我为什么。
因为我在超市到处跑?
对。
对不起妈妈,我这次不会了,就带我去吧。
以后机会多的是,今天我要自己去了。
惩罚一直以来都是有害无益,伤孩子的自尊心不说,还不见效,但是很多朋友真的除了惩罚就没别的法子了,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顽固任性的孩子,今天分享的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幼儿园是你的教育和养育助手,即使孩子入园,也不要忘记你应肩负的教养责任。

  我们为什么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因为在那里有大量的孩子的同龄人,因为孩子可以和这些同龄人一起学习建立起居常规、熟悉生活常识、掌握交往技巧、锻炼体能和技巧,学习他们那个年龄段能够领悟的知识和技能。再有,幼儿园老师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拥有成体系和计划的教养方案,可以比你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扭转不良习惯、确立健康人格。 虽然这样,幼儿园仍然不能取代父母和家庭的作用,因为幼儿园只是你最理想的养育和教育助手,但你还是你,你作为父母的养育责任,永远不可能依靠或者推卸给别人。   所以,即使孩子入园了,也不要忘记你该做的事情。 不要认为幼儿园有那么多的玩具和书,你就不用再陪孩子玩耍,因为你与孩子在玩耍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情感,以及你一对一的陪伴中发现的问题和实施的教育,是幼儿园做不到的。   不要认为教孩子穿衣、叠被、拍球、走平衡木、识字、书写太麻烦,反正有幼儿园呢,你直接收获结果就可以了。   发现孩子问题的时候,比如吃手、厌食、打人、说谎,不要把孩子当成个麻烦,扔给老师调教了事,你至少需要和老师配合,制定应对策略。幼儿园已经替你承担了相当大部分的职责,而你每天只剩下不到5个小时的亲子时光,还不该好好珍惜吗?

2、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独立的踏板,所以请充分相信和尊重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独步,孩子一直在向着独立的方向迈进,幼儿园是他将要迈出的一大步,在这里,他将学会自己做很多事情,洗手、刷牙、穿衣服、擦屁屁、倒水、擦桌子、制作月饼、收拾玩具,此外他还将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引人注意,如何表达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对他表示出由衷的信任。   随着孩子的长大,不要过多地询问幼儿园的细节,让孩子对原本自然的事情产生疑虑和压力。   当孩子与小朋友产生摩擦的时候,不要牵扯进去,不要过多干涉,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办法,总结经验。   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帮助他调整情绪,分析状况,但是不要越殂代庖,甚至帮助他规避困难,你只能帮他逃避一时,不能逃脱一世。

3、幼儿园是孩子走进的第一个“江湖”,既然这样,就不要希望幼儿园里只有阳光雨露和与妈妈一样的老师。

  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你可能就开始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与老师搞好关系,以便让孩子在幼儿园得到更妥贴的优待和保护,享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永远阳光灿烂,风平浪静。   但是,孩子迟早要进入“江湖”,他迟早要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容忍他的无理取闹,都能给他无私的爱,不是所有的人都唯他的马首是瞻,不吝惜地给他掌声和夸奖,他需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果盘都等着他第一个挑,知道友情需要用心交换,不是从天而降。所以,适当地对自己喊停,扭转对“老师像妈妈”的期望,让孩子生活在更加真实的世界中吧。